它是一个完全属于我的小本本,为的是:体验发布内容的快乐,接力知识和思想的传播,提醒自己要注重积累和总结。

前言

网络日志,即在网络上撰写的日志。

我应该是很早就开始写网络日志了,一定要计较的话,可能得从小学时期开始算起吧……

小学时期

大约是小学四年级,也就是 2008 年,在姐姐的帮助下,我在表哥家申请了我的第一个 QQ 号。「飞人二代」是我的第一个网络昵称。

这么说来,2008 年的确是不平凡的一年。汶川地震、北京奥运,还有我在互联网上的横空出世。

不久后,我开通了 QQ 空间。除了到处邀请同学们来「踩踩」外,我开始在 QQ 空间里写日志。

说来也怪,那个时候的我对诗词歌赋特别感兴趣,或者说,对一切押韵的文字有着特殊的喜爱。总之,我在 QQ 空间里发表了许多押韵打油诗,并且享受其中。

小学毕业之后,由于某些已经忘记的原因,我弃用了之前的 QQ 号。后来,彻底忘记了它的密码。

那些发表在 QQ 空间的日志,应该算是我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第一个脚印吧。

很可惜,我在互联网上跨出的标志性一步,对互联网来说却是原地踏步。

大学时期

在 2018 年,我上大二的时候,有一门专业课程叫做《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》。这门课使用微软的 SQL Server 作为范例数据库进行应用讲解。据老师说,数据库都是大同小异的,学会了 SQL Server,其他数据库自然也就会了。

班里有同学对此不满,认为使用 MySQL 进行教学会更好。在那时,我听说过有个叫 MySQL 的东西,但是不完全知道它是什么。它和 SQL Server 对我来说都是新事物,因此我并不排斥学习 SQL Server。

可是,问题马上就出现了:安装 SQL Server 实在太「难」了。

你可能会想,在微软的 Windows 系统安装任何软件应该都不难吧,毕竟只要连续点击下一步、勾选几个选项,最后点击完成就好了,不是吗?整个过程甚至都不需要用到键盘,单靠鼠标左键点击就行。

乍一看似乎是这样,可是安装「完成」并不代表安装「成功」。是否安装成功,要运行一下才知道。毕竟,有一个问题叫做「兼容性问题」。

那时,我的操作系统是 Windows 10,而我安装的软件是 SQL Server 2008 以及它的管理工具。安装时,稍有一项没有选对,运行时就会遭遇失败。

就是在那时,我放弃了老师提供的安装包,转而自己去下载一个「简易版」。它的体积更小,提供的功能更少,但已足够学习使用。最好的是,它的安装步骤更少,从而减少了我的失误几率。

经过多次尝试,我总结出了一个完整的安装流程,只要根据这个流程操作,最后就能正常运行 SQL Server 2008。

我把每一个步骤都截图、标注,撰写了一个教程,发表在了 CSDN 上。这成为了我严格意义上的 第一篇网络日志

由于受众很广,时至今日,它仍是我阅读数量、留言数量最多的一篇网络日志。

此后,我又尝试写了多篇零零散散的网络日志。那之后的四个月里,我一共发布了 15 篇网络日志。

好景不长,不久后我就再次荒废了写作。现在回想大概是因为,对我来说,写作是一件极其耗费心力的事情。

写作确实不容易,既要构思中心主题,又要纠结遣词造句,还要兼顾文章排版。

加上,有一段时间,我发现 CSDN 上互相抄袭文章的现象很严重,我这里说的「抄袭」是指:未经同意,且未注明来源,就把别人的网络日志发表在自己的空间里的行为。

我曾经在朋友圈里谴责过这种行为,有个同学提醒我,他们可能是把网络日志当作记事本,把遇到的问题和相关想法摘抄到这个记事本里而已。

不排除有这种可能,但我仍然认为这是种不好的行为。

不管怎么说,在那之后,大学期间,我再也没有在 CSDN 上发表过文章。

参加工作

我参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银行的科技部门做基础软件研发。部门里有一个外包同事,我们都叫他「吴老师」,刚进来的新人遇到问题都会去请教他。他对我本人的帮助也非常大,在技术、职场方面都教了我很多,确实是我的「老师」。

期间,我主要的工作内容是 Canal 相关的研究。在网上搜索内容时,发现了一篇博客,恰好就是我需要的。后来我才注意到,这个博主的头像就是吴老师的企业微信头像。我和吴老师说起过这件事,然后默默关注了他。

有一次,我发现有人抄袭了吴老师的文章,顺手点了举报。一天后,我收到平台的消息,举报成功了。然而,我再去看那个抄袭者的主页,发现他把这篇抄袭的文章原封不动地收录在了他的付费专栏里。由于专栏文章要付费才能查看,我只能够看到开头的几段内容,但也足以肯定他的抄袭行为了。我再次举报了他,再次成功了,这回他终于删除了那篇文章。

我很想私信他,问问他究竟是怎么想的。为什么可以堂而皇之地把别人的文章据为己有,还收录在「付费专栏」里,羞耻心何在?

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吴老师,他叹了口气,表示这就是他停止更新博客的原因。

我很心寒。吴老师写文章的水平比我好多了,但是因为这些厚颜的抄袭者,他不愿意再输出自己的优质内容,别人也就不能够获得他的经验和智慧。

这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吗?知识和思想,不就是需要分享与交流,才会越来越多,越来越好的吗?

宅家待业

2021 年 4 月 30 日,我从银行离职了。6 月底,杭州的房租到期,我回到老家复习考研。

2022 年 2 月 21 日,考研出分,我自知上线无望,对未来感到迷茫。

几天后,我在网络上浏览内推信息时,发现有些公司会把「有开源贡献相关经历」作为一个加分项。又在偶然间,阅读到了一篇名为《如何以翻译贡献参与开源社区》 的文章,作者是「Linux 中国」 的现任站长「硬核老王」 。我深受启发。

2022 年 3 月 16 日,我加入了 LCTT (Linux 中国翻译组),开始翻译开源相关的新闻、讨论和技术文章。

2022 年 3 月 17 日,我的第一篇译文《五个提升你的 Git 水平的命令》 发布。自此,我开始日拱一卒,每天翻译一篇文章。

如果你不知道的话,我现在可以告诉你:翻译文章也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。

翻译这件事,貌似就是把「外国字」变成「中国字」,实际上却是把「外国话」变成「中国话」。当你体会到了它们的区别,你就能够体验到当中的乐趣了。

我还记得,发布第一篇文章时,老王为我开辟了一个 LCTT 译者专页 ,我当时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。

随着我翻译的文章越来越多,我的专页越来越充实,我的成就感也随之增加。

我开始思考,我要不要重新拾起自己的网络日志呢?毕竟这样,我就可以不局限于翻译文章,同时发布我本人的知识和思想,这不是很好吗?

我的网络日志诞生了,或者说,复活了。

它在 GitHub Pages 上部署,用普通的上网姿势来访问或许是不大舒适的。它也没有自定义的一级域名,只有一个 GitHub 提供的、以用户名为前缀的二级域名。

但这并不影响我在上面发布网络日志,毕竟,我不需要每个人都看到它。事实上,上网姿势、百度收录等问题也是一个隐式的过滤器,它能够帮助我筛选掉一部分互联网用户,避免一些无谓的传播。

我的所有网络日志都将使用 CC BY-SA 4.0 国际协议 进行授权。任何人都可以转载、修改、重新发布我的日志,甚至用它们来盈利,但须注明原文作者、原文链接。如果任何人对我的日志进行了修改,而后重新发布,那么他们还需要注明修改了哪些内容,并同样使用 CC BY-SA 4.0 国际协议 进行授权。

这么做的目的是:在不损害原作者创作积极性的前提下,让知识和思想能够广泛传播,让互联网的内容生态更加丰富多彩、健康可持续。

后语

这里是「六开箱」,我是六开箱。

为什么起这个名字?因为曾经有个同学告诉我,我的名字在她的搜狗输入法中打出来是「六开箱」。

不过,若在互联网上直接搜索它,你得到的很可能是包含「六」字的开箱视频。:)

希望我开心,也希望你开心。


本文使用 CC BY-SA 4.0 国际协议 进行许可,欢迎 遵照协议规定 转载。
作者:六开箱
链接:https://lkxed.github.io/posts/about-its-intentions/